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023注册会计师CPA如何备考?有没有高效学习法推荐?

0
回复
119
查看
[复制链接]

6

主题

0

回帖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来源: 2023-3-30 19:26:0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试特点
认真复习后实际通过率较高,但坚持认真复习完的人少,CPA的去年报考人数大概在80万左右,官方统计往年6门平均通过率大概在10%左右,看起来挺低的。但是实际上,报名人数虽多,认真复习完的人不到20万,CPA考试本身的报考条件限制,CPA考生一般都是在职党,备考时间相对都比较少。考生在备考期间很容易因为进度太慢、科目太难等问题放弃备考。这么看的话,如果你比很多人多出时间去考这个考试的话,通过率还是很高的。
报考是门技术活,在好的搭配方案下配上好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倍功半,冲出重围!
不同考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报考科目
零基础考生基础薄弱:初次报考可以1-2科
(1)会计+税法/经济法 (2)财管+战略
该类考生没有会计基础,未接触过专业术语,刚开始学习注会其他科目往往会很吃力。会计是注册会计师其他科目的基础,所以学霸君将会计列为注会零基础考生的首选科目。与此同时,搭配上税法这门联系度高的科目或者经济法这种比较简单的科目,缩短取证时间。
(2)财管计算量大,战略综合性强,财管与战略两个科目联系紧密,虽然财管备考难度较大,但战略相比其他科目考试难度较小,两个学科难易结合,关联度高。
上班族考生   备考时间较少 建议报考2-3科
(1)会计+经济法+税法
(2)财管+战略+经济法/税法
(1)会计和税法联系紧密,税法很多章节在会计中都有涉及,想要一年通过多个科目的考生,可以加上经济法这个科目,一难两易搭配,通过几率较大。
(2)财管和战略是一个绝佳组合,关联度高,能够缩短备考时间,充分提高备考效率。同时可以搭配税法、经济法这样相对简单的科目,在备考时间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一年通过多科考试 。
全职考生 备考时间充足,建议报考3-4科
(1)会计+税法+财管+战略 (2)会计+审计+财管+经济法
(1)会计与审计、税法联系紧密,想要顺利通过审计这个科目,扎实的会计基础的必不可少的。对于备考时间充足的考生,可以加上经济法这一科目,理解和记忆相结合,平衡备考难度。
(2)会计和税法、财管和战略都是注会中联系十分紧密的科目,彼此之间都有知识点的重合、联系,这样搭配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备考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注会科目备考时间
科目        所需时间
会计        400小时
审计        350小时
财管        350小时
税法        250小时
经济法        200小时
战略        200小时
1750小时
这个表格所列时间是根据大数据统计出来的。如果有相应的学习经验,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轻松一点,但是也不可松懈。最好按照零基础备考的时间来做估计,在实际中,会因为每个人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以及每个人自身的知识储备情况有所不同而有所变动。
要学多久,这是一个结果,但是这个结果是由很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
所以我们到底需要学几个月,学多久的时间。可以参考以上备考时间,但是各位同学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安排,网上的经验分享贴,我们可以看,我们可以借鉴,但是一定不要盲目的模仿,因为前提条件,基础设置是不一样的,盲目的模仿并不适合自己。
备考注会,我们每天大概需要平均下来学习2-4四个小时。每个月差不多在90-120个小时左右。
注会科目特点。
会计:
注会中的核心科目,最早开始学习的一科,也是花费时间最长的一科。会计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一定要真正理解,不能似懂非懂。其中长投合并是每年考试的重点,一定要弄懂,做题时多做几遍,把易错点、关联点记下来,其他章节也要一章一章过,不能有侥幸心理觉得不会考,分录多写写,真题多刷几遍,对自己要求要高,学习的时候要求自己80分,考试可能就60分。
审计:
审计是和会计的联系最紧密的一科,看官方教材很晦涩难懂,其实跟着网课学习,把思路理清就不难懂。做审计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切换成审计思维,审计的题目特别多坑,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有时候一个字不同,答案就千差万别,所以一定要注意,特别是觉得简单的时候,更要仔细读题目。最后的审计综合大题,多研究以前的真题,我们很难回答到全对,但答对60%还是不难的。像今年审计的题目就普遍说特别简单,我考完也觉得蛮简单的,结果只有60多分,估计也是掉了不少坑。
税法:
税法的变化比较大,所以看讲义的时候一定要多关注新增的考点,而且有可能第一次看的时候是旧的知识点,过了几个月已经出台了新的知识点,这时候一定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然到了考试的时候以为自己做对了,结果是错的。
经济法:
近年的过关率基本稳定在25%左右,还是比较乐观的。经济法涉及知识点应用,所以在做题时要努力找出自己的薄弱点和易混淆的知识点,并针对学习中的盲点加强记忆。
财管:
财务成本管理的内容是很多的,尤其是公式很多,对于小白来说挑战还是挺大的。每年都有许多考生反映财管计算量太大导致答不完卷的情况,平时做题需要充分去训练,公式多去总结整理,当你学透了财管,你发现财管就是套路。这里强调的是财管一定要多动笔做!!!一定要限时写!!!
战略:
战略是最轻松的一科,一般放在最后复习,基本就是记忆,不是盲目背,要把框架拉起来背。注意就是抓紧时间,考试的时间很紧,没有检查的机会,采取总分模式,先列出总的123点,再根据123点分别分析材料,就是复制粘贴材料,可以把有用没用的都粘上去。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大家取需。
备考资料:
1、网校课程课件(讲义+视频)。考CPA还是要听课,听课一定是可以节约我们的复习时间,有些难点自己学习要摸索很久,可能听老师讲一下就明白了。而且老师还会跟你说重点难点归纳,解题思路技巧等,肯定比自己学好。
2、习题练习。建议学完一个知识点及时练习,及时强化。在做习题时要注意标记自己做错的题目,并进行改进和完善。
3、历年真题。一般是在第一轮复习完成之后,做一遍,看看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暴露出学习的薄弱点,查漏补缺。
4、错题集和考点三色笔记。 用这个完成每章节重难点的复习,让内容再次巩固形成知识记忆。
备考阶段:
第一轮:打基础
时长:大概需要备考总时长的50%-60%
需要做的事:这一轮需要做的就是配合教材/讲义听一遍网课,但千万不要只听不练,习题还是要随时跟着做。如果觉得有些内容太复杂太烦,我当时采取的措施是只做选择题,大题基本上是看一遍解题过程,熟悉一下即可。
同时针对听课的时候难以理解的部分进行标记,和笔记整理,既可以整理思路,又可以给第二轮复习指导方向。
第二轮:夯实基础+真题
时长:大概需要备考总时长的20%-30%,第二轮结束基本也就考前一个月内了。
需要做的事:根据第一轮听课做题的情况,对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内容进行第二轮学习。我当时就是先整理了一遍重点章节内容,然后又听了一遍网课。
同时,在习题方面,再做一遍第一轮期间的错题,然后可以闭卷做一下第一轮没有动笔的大题。至于真题倒是真不用慌,你会发现教材和讲义上做过的题不少本就是真题。这个阶段,计算类的科目如财管和税法要开始刷题培养感觉了,背诵的科目也可以开始进行重点整理,并开展背诵了。
第三轮:考前冲刺
时长:基本上就是考前最后20-30天
最后的冲刺阶段,建议主要科目还是要结合冲刺串讲班的核心内容进行冲刺,这时候再全面铺开其实也来不及了。然后,大概用10天左右集中反复刷真题、研究透真题。然后最后留出15天左右对重点内容进行突击,再把之前的讲义和笔记拿出来串一下。
这期间,背诵的科目一定要穿插着进行背诵,计算类科目除了刷刷真题外,还要进行一下机考的适应,多练习一下,以免考试因为机考形式导致来不及完成作答。
备考资料分享

首次考试的考生来说,学习资料的选择尤为关键之前加入一些网盘群里面就有了,现在还一直在里面有更新内容。


这个网课的资源非常丰富,整个教育学复习有它就足够了,学习资料和讲义也可以下载打印,更新速度特别快,视频无码高清,支持电脑、平板和手机学习,超级方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商业洽谈 文章投递 寻求报道
客服热线: 400-113-096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