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为什么2018年以后不让非法本参加法考了?

0
回复
127
查看
[复制链接]

8

主题

0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来源: 2023-2-9 20:58:4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司法部公布了2022年法考延期考试的时间和2023年法考的考试时间,一时间让法考的话题又火热了起来。其中很多讨论的主题都围绕着“为什么不让非法学考试参加法考了?”。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目前的政策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司法部在2018年发布了考试改革,对于2018年4月之后取得学籍的考生加入了法学专业的限制,而对于2018年4月之前取得学籍的考生仍然可以享受原有的报名条件。


想回答这个问题其实要从多角度去思考,主要就包含了以下几点:
报名条件曾很松,通过率很低

在2018年改革之前,司法考试是对报名条件的限制没有那么苛刻,任何专业的本科(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都可以参加考试。但是从2002年到2015年间,司法考试每年的报名人数并没有过太大的浮动,虽然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基本是稳步增长,没有出现过暴增。然而,2016年的报名人数一跃提升至58.8万,比2015年的48万提升了整整十万多,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考生应该有印象,当时对于司法考试要改革的传闻已经甚嚣尘上,最终,2017年的司法考试也成为了“末代司考”,最终也创下了报名新高的64.9万。然而,这些是否真正的解决了我国的法律人才的需要呢?
被低估的中国人的应试考试能力

尽管法考素以难度大著称,甚至被很多人戏称为“中华第一考”,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1997年前后,以万国、三校名师为首的民办律考培训机构诞生,他们的培训模式以极快的速度就代替了官方的教材,直接占领了律考培训的市场。这些机构把历年真题不断的打磨、研究,最终总结提炼出了自己的教材,远远精简于官方给出的大纲范围。而我们的考生也绝非等闲之辈,在经历了从小到大这么多考试的洗礼后,对于应试教育已经轻车熟路,各种选择题的考试技巧和法条背诵口却都应运而生。


实际上这也是考试的种种不规范导致的,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当年美国考试中心起诉新东方的故事吧(电影《中国合伙人》中就有此情节),其实当时就是新东方用考试中心的真题和模拟题对学员进行了教学,官方的真题对通过考试的帮助是极大的。在国外,如果你能在考试前提前获得历年真题的解析和讲解,你几乎就拿捏了考试,如果你在大学内被发现向学长学姐索要之前的考试题目,将会被视为作弊。这样,几乎每年通过的人数都高于前一年,问题也同时出现了,就是在实际的法律工作岗位上,有很多依靠应试技巧通过考试的人,在更复杂的法律实务工作中出现了水土不服。而司法部终于在2018年的改革后对于真题“痛下杀手”,从此再也不公布真题和答案了,虽然很多人大呼不公,但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
法治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

和西方国家不同,我们的法制社会发展实际上起步较晚。在建国初期,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法律工作者,都是本着“先红后专”的选拔模式。当然,在经过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走上了发展的高速公路,很多初期制定的法律,都在快速频繁的变化下不得不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早期我们缺乏法律工作者,因此在考试资格上并没有强加限制,而是鼓励更多有法律梦想的人能参与其中。到了近些年,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那随之而来的各种法律问题便需要更强的专业能力才能解决,我们对于法律工作者的要求也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因此在报名条件中增加了法学专业本科的条件限制。如果你去横向对比发达国家的法律人才的考试资格,我们目前的这个报名条件限制实际上难称苛刻。以美国为例,在美国只有法学院毕业的毕业生可以参加律师资格考试,而法法学院则只招本科毕业生,也就是说只有法学硕士以上的学历才能参考;日本也是如此,而且还需要考生在毕业后先通过司法预备考试(耗时2年),像德国、韩国等国家的律师资格考试都以门槛高和难度高著称,由此可见在发达国家想要成为律师的敲门砖获取难度是比较高的。


综上所述,上一次律考到司考的调整发生在2002年,正是我国加入WTO后的时候。而2018年之后,显然法制社会的发展又进步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改革其实是必然的趋势。那么目前阶段的考生该怎么办呢?其实最好的建议是——尽早入局。按这个发展趋势,对于法律人才选拔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那在报名条件不进行革命性调整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考试的难度了。
用这么一句话来形容吧,2023法考可能是最近几年最难的一次,但也有可能是未来十年里最简单的一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商业洽谈 文章投递 寻求报道
客服热线: 400-113-096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