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乐五一

0
回复
101
查看
[复制链接]

20

主题

0

回帖

6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0
来源: 2024-5-2 09:06:3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日,看官媒公布五一假期市里及周边有好多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想着到时候拣平时没去过的地方去走走。
五一假期第一天,天气晴朗,气温宜人,正是出游好天气。打开手机看活动安排,挑选合适的去处。看到有两个周边村不远,遂决定前往观看。
开车不过二十分钟,先来到了马家小村。四年前,曾来过马家小村的农业嘉年华游玩,那时村委广场两边新建的门面房还未启用,街上人三三两两。今日过来,广场上为了演出搭建了威亚,音箱里播着马家小村村歌,门面尽皆开放,有民俗文化展,有古装旅拍,还有几处游客古装戏曲模仿表演,看到了宝哥哥林妹妹,花木兰,许仙小青白素贞,花团锦簇,咿咿呀呀好不热闹。
15:30,随着主持人宣告,舞台音乐转换,一位飞天从天而降,优美灵动。
下一站,我们选择了阳和坡知青大院。
阳和坡知青大院设在阳和坡村的知青点旧址,存留了上个世纪知青时期的风格。围绕大院中央广场是潺潺的溪水。广场南面是一排知青宿舍,东面有厨房,让人欣喜的是紧挨着厨房的供销社。
供销社里保留着四十多年前的原貌。一进门,一圈木质柜台将顾客和商品货物隔开,柜台里有一个着当年服装的售货员。靠墙的货架上放置了老面包,老式糖果,知青年代的烟酒,老式电视,手电筒,台灯,铝制饭盒,暖壶,老式肥皂,老布鞋,花棉布等货物,琳琅满目。
窗下放置一台缝纫机,窗台上几盆洋秀球花长势喜人,粉红色的花开得正艳。墙角有一口大水缸,木质缸盖上放了一个大大的藤簸萁。整个屋里的布置年代感极强,勾起了我们儿时的美好回忆,引得多个60、70后游客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
出了供销社,进到广场北面小院里,小院正屋是知青记忆馆。馆里西面墙是阳和坡村简史介绍。北面墙是知青岁月留影,有当年知青时期生活的留影,也有知青们现在回来聚会的合照。南面门边的墙上,是诞生于阳和坡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耍孩儿剧种的介绍。
相传耍孩儿就是元代蒙古人在阳和坡设立马场时,与当地汉人文化融合形成的一种新的表演形式。其声调是在当地驻扎的蒙古人的呼麦与当地汉人的山曲结合形成的产物,其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唱腔发声使用后嗓子.声音从喉咙下面发出来,听起来浑厚、质朴,与蒙古的呼麦同出一辙。当地耍孩儿发声方法,外地人乍一听起来很不习惯,说它发声不科学,但听惯了以后,觉得越听越爱听。作为当地人来说,这种唱腔是十分喜闻乐见的,好像是不用后嗓子唱就过不了“戏瘾”似的,所以直到今天阳和坡的耍孩儿戏依然是后嗓子发声。
观看完毕,恰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激昂的锣鼓声,我忙不迭地跑出去。广场上游客和村里的文艺队一起扭起了大秧歌,老人、孩子、年轻人踩着鼓点儿一起转圈儿正扭得兴高采烈,欢乐的气氛一浪高过一浪,感染了所有在场的人。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私信采编【站内信或邮件cb@lecity.xyz】,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商业洽谈 文章投递 寻求报道
客服热线: 400-113-096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