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5
回复
137
查看
[复制链接]

4

主题

0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来源: 2023-6-7 20:51:1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269

回帖

5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6
2023-6-7 20:51:32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个群,每个周末群友人都在外面,群里鸦雀无声,一到工作日就摸鱼,对话通常是:
这周五去哪?
徒步还是露营?
xxx装备怎样?
这个地方不错,冲不冲?
冲!
对于他们来说,工作和日常生活不是生活的主体,户外才是。
我偶尔也是其中的一份子,毕竟我也确实周末都在户外。
经常户外徒步,对体能的要求并不低,所以即使是工作日,不忙的时候我就会去健身房跟跟团课。
有更大目标的时候,则会相对密集一点去锻炼,去拉练。
比如四月初的时候临时决定去五一去爬雪山,于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又开始训练起来了。
对于我们喜欢户外登山这种运动的人来说,跑步是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锻炼方式。
当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之后,那好处真的是太显而易见了!
比如说:
1.运动是非常解压的,每次跑完步之后,人的变得情绪更好,精神更为专注,作为一个内容从业者,我的很多灵感都来自于跑步时候的想法。
2.大多数运动都是在户外,户外运动会有一种脱离感,脱离日常重复的生活,即使是养成散步的习惯,对于都市人来说,也是很有益于身心健康。
对我来说,户外运动能让我见到更多壮丽风景,每一次出行都能探索到很多自己未知的领域,并在滋养中成长。
给大家分享一些最近的运动生活。


四月和朋友去了贵州打卡网红“羊皮洞瀑布”,这种几公里的徒步,经常运动的人真的是轻而易举。
所以我们又接着打卡了,附近的九龙洞和青龙潭。





不得不说,贵州的风景真的是太美了,而且没有太多海拔爬升,对于很多喜欢旅行又不经常运动的人来说,也不算太难。
经过一段时间周期的跑步训练之后,我在前几天去了无底湖徒步露营适应,还有千湖村这个高海拔入门线路来拉练适应。也分享一些照片给大家。
无底湖是香格里拉非常小众的一个景区,景区有好几条高海拔徒步路线,我们这次主要是徒步的无底湖环线以及露营。






偶遇大雪后的无底湖后,我们又去了香格里拉的一个小众徒步线路,千湖村,很适合入门,风景也相当不错






上图就是这次五一的目标:哈巴雪山。
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对我来说就是,我有更多余力去完成自己想要挑战的目标以及拥有更多精力去面对多彩的生活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8

回帖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3
2023-6-7 20:51:43 显示全部楼层
体验就是我常常感受不到“我在坚持运动”。就像我感受不到,我在坚持吃饭、坚持睡觉、坚持挣工资一样。
我现在每周有三次要去健身房,其中有两天安排在工作日,要背着装备上班,下班后尽量不安排其它事。如果临时有事,把装备放办公室,第二天再去也行。
如果运动日这天没有外勤,我就背着运动包、穿着运动鞋去公司;如果需要出去穿正装、见客户、去开会,我就用通勤包装运动装备:


放一双运动鞋在公司,或者直接用运动鞋搭配通勤装:


下班后在工位啃一个全麦面包再出发。


如果今天是冲重量,就在茶水间煮两个鸡蛋,冲杯美式。当然,非训练日,下午饿了的时候也会弄点加餐吃吃。


下班直接回家或者去健身房,我都是乘地铁。
区别只是下班不倒车但连坐十几个站;去健身房是要倒一趟地铁的,但只有几站。我反而很喜欢去健身这天,从车站出来天还亮着,出站口都是卖淀粉肠、三明治的小摊,特别有烟火气。比我正常下班出站时好多了,天蒙蒙黑,每个人都是行色匆匆。


https://www.zhihu.com/video/1630271513059487744
周六是我的大肌群训练日,周末两天就尽量都不安排其它重要事情,周六练,周日好好休息。
但如果久未见面的朋友相约在周六也不拒绝;只是聚会早点开始,中午放开吃,下午尽情聊,傍晚悠闲地溜达到健身房,照常进行我的高强度训练。该吃吃该喝喝该练练,啥事不往心里搁,肉肉都往身上长。



披萨加火锅,双倍快乐



吃完大餐之后杠铃片都不够用了(bushi



聚会第二周得意于自己的肉,拍给聚餐的朋友共享

以前我身上的“运动”标签非常明显,认识的人看到我都会自动进行迷之操作:比如大家集体点奶茶,偏有一杯美式是给我的;约个火锅局说委屈我了让我多吃青菜;公司开运动会让我拿3000米冠军(我是健身但我跑步很挫啊!);很多娱乐活动都不找我,以为在我生活中健身排在第一……
现在的我,仍然在坚持运动,但把运动融入生活之后,常常忘了我和不运动的人有啥区别。
运动和生活不是敌人,而是互相促进和融合的伙伴。完全脱离正常生活节奏去追求运动,总会让你磕磕绊绊;运动需求太过于屈服于现实生活,又会让运动形同虚设,无疾而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57

回帖

4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94
2023-6-7 20:52:35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在家组建了一套全框架子+三项杠+160公斤电镀片。
如果不是屋子太小,我都想放一台卧推赛架,每天在卧推凳上醒来。
等我架子到货组装好再来上图   
以后就不用去健身房咯,也不用被认出来,尴尬到脚趾头扣地板,我还学习了手语装无声人,把对方看得一愣一愣的   
我有点社恐。嗯嗯嗯嗯




腰带跟小片都是自带的 最喜欢练负重引体了



练那么累吃点怎么奥利奥怎么了



把人家健身房的门给拽下来了 我没用力

更新 我的架子到了 家里有个健身房咯



全框架+电镀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5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2023-6-7 20:52:41 显示全部楼层
体验就是太TM爽了!

大多数人觉得去健身房或者运动很辛苦,主要是纠结在“要不要”去这个撕拉的过程,毫不夸张地说,我经常遇到朋友花一整天或者大半天来纠结,下班后要不要去健身。
但其实一旦你心一横去了,大部分的困难也就克服了。
说一个本人小小的习惯,我周日晚上会花一个小时时间安排下一周闲暇时间的训练和生活计划,比如这周的计划:
周一攀岩,周二攀岩,周三休息/见朋友,周四空中瑜伽,周五练力量,周日攀岩,如果有朋友要见面,需要在我计划的基础上加进去或者协调。
就这么简单粗暴,一旦做了这个计划,哪怕天上下刀子,我会执行。


一小时内计划完一周的安排,剩下的就按照这个计划去做,不要反反复复去纠结要不要去,因为不去不一定开心,但运动了一定不会后悔。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这个运动的强度和类型是你能承受的。让一个没跑过步的人去跑全马,不在今天的讨论范畴。

当运动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之后,你自然省去了许多“内耗”的时刻,因为行动才是解决焦虑和内耗的最终渠道。你在暂停和拖延的时候,头脑还在想着一遍遍想着这些,最好的休息是恰恰是完成需要完成的事情之后。



想象如果运动就像吃饭和喝水一样,成为一种身体本能,这就比任何鼓励的话语都好使,因为你不动起来会浑身难受。
我不敢说自己已经到达这种境界了,但的确两天不运动就会难受,非得练一练才行。





运动成为习惯后,你会更关注身体。
除去每天照镜子观察身材的改变之外,你会感受到身体每天通过运动带来的能量叠加,细微的线条改变。你专注运动的时候,就在给身体充电。充完电的身体,让你更有能量,这是一个很好的循环。

进而是内在的改变。
运动健身的确能让你瘦,也能让身材变好,但这恰恰是最小的改变。
更多的是对内在的重塑,通过日复一日和身体的连接和抗衡,通过饮食管理和作息调整,通过接触更自律的圈子和朋友,你更加了解自己,拓宽认知,了解身体。

了解自己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接纳自己,好身材是可以通过运动获得,你可以大方自信地展示,拥有底气。
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完美身材,很多人常年健身运动但依旧有肚腩,但通过运动能找到一个生活+美食的平衡相处之道,你会看开一些事,放下一些事。这在我看来,比马甲线重要得多了。





旺盛的生命力,也是我们俗话说的“精气神”。
运动是浇灌生命力最好的方式之一,你完成的每一次举重,跑步,骑行,登山,都是对生命力的一次重组和重塑。我们经常能一眼就看出长期运动的人,除去身材之外,他们身上就有这种“精气神”。
我不想说的太鸡汤,但运气让人状态变好,绝不只是说说而已。




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之后,你会有更好的抗压能力。把外在的训练延续到内心,你会变得更加坚韧。
举个例子,我会把每一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当作攀岩的路线,要么放弃要么两眼一黑爬到底,但运动能够让你重复模拟这种“两眼一黑坚持到底”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帮你撑过许多生活中的大小困难。


所以身边人在问我要不要减肥或者办卡的时候,我都会问他们一个问题:你能否接受这样的将运动变为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不能,那短期的集训也许会让你甩掉脂肪,一旦停下来,也很容易前功尽弃。

相比较大刀阔斧的改变,我更推荐细水长流的方式,先从细微能接受的改变开始,培养一个运动的习惯。有了这个习惯之后,再去增加强度会容易得多,也更能坚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9

回帖

4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7
2023-6-7 20:53:04 显示全部楼层
运动一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爸年轻的时候在部队,是篮球的专业运动员,我小的时候,他已经退役回来了,但是还是经常会在省里面去参加集训和比赛。
那个时候我妈去外地读大学去了,我爸就带着我天天混迹在球队里面,靠大家一起照看。作为唯一的小屁孩,其他的不记得了,只记得球队的伙食真好,经常有鸡腿和各种好吃的。
那个年代的训练并不是太科学,就是蛮练狠练,我爸练得尿血,一身的伤病,很多关节都断过很多次。所以我爸从小就说以后可不能让我做这行,不能让孩子再吃他这种苦。
但他一直意识到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所以从小他就会带着我长跑,偶尔呢打打篮球、跳高、打羽毛球什么的,都会玩一下,参加一下小学中学的运动会什么的。
所以,从小开始,我觉得运动似乎就是和吃饭喝水一样,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我还记得,高三那年,压力特别大。住我们楼下的男生据说班主任晚上12点还打电话到家里,看他们的复习情况。
那个时候,下午放学,我爸就经常带我去练习投篮,虽然也投不准,但是跑跑跳跳,高三的生活似乎也没那么沉闷了。
后来高考的时候,我没要家里人管,一个人坐着公车去参加考试,心里挺淡定的,后来发挥得也还不错。
我楼下的那个男生,临近高考的前几天,他家里特别紧张,作为领居,不准我们和他儿子接触甚至是和他说话,成绩挺好的一男生,最后发挥得不太好,一直觉得很惋惜。

再后来,读大学,出国。

不管是第一次一个人呆着美国,举目无亲;还是在芬兰碰到几个月没有阳光的极夜,运动似乎都成了我的朋友,成了一种生活里的慰藉。
一个人的时候,有时候会莫名低落、无处诉说,或者也不想说话。换鞋、出门、跑步,跑着跑着,那些烦恼似乎就能抛诸脑后。
想起《阿甘正传》里面别人问他,
你为什么要跑,是为了世界和平、妇女权利还是环境保护?
他说,有些人跑步,什么都不为,只是想跑。

还记得赫尔辛基的冬天特别冷,刚去的时候是7月,是阳光明媚的极昼,需要买上带遮光的窗帘,不然晚上睡觉的时候天还是亮着。
但是只是过了几个月,早上出门的时候天是黑的,下午下班天还是黑的,路上很少见到路人,冷冷清清,空气里都透露着有点压抑的味道。
但如果你出门跑步,不管是清晨还是夜晚,总能碰到一些也在跑步的人。沿着波罗的海慢慢的跑,一路上有亮着灯的小酒吧,里面有着热热闹闹看球赛的人,卖一些散着热气驱寒的热红酒,一路上还有很胖的鸭子、天鹅扑腾扑腾的……
冷冰冰的生活,似乎在这个时候才有了人气。

再到工作

回国以后,开始工作,一个字,忙!而且在医院工作,心里压力非常的大。
一个人值夜班,都是一些危重症患者;
白天如果做了手术,最担心的是病房半夜三四点打电话过来,有异常情况,需要马上过去看;
……
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再去运动,而且各种原因,我膝关节、踝关节都受了伤,干脆就不动了。直到胖了一二十斤,好多裤子都穿不上了,而且感觉自己精力和体力都有明显下降。
作为一个外科大夫,体力要好,手要够稳 。
这个时候我又重新开始撸铁、去橘子洲头夜跑。那还是口罩时期以前的事情。那个时候我们好多跑步群,我自己还组织过几个跑步群,都很火。

国外有个概念叫做:Runner's High,中文里面有些朋友翻译成「跑步高潮」。
跑步的时候随着内啡肽的分泌,我们会感觉愉悦和满足。这和那种打游戏、刷手机、吃甜品后多巴胺分泌后短暂的满足不一样。多巴胺分泌带来的快感后,我们常常容易陷入内疚或者罪恶感,而内啡肽的分泌会让我们平静,提高我们的专注力,和工作的效率。
之前我就写过,工作很累的时候,我一般不会选择躺平休息,而是会去超慢跑,一呼一吸之间,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跑步的节奏、每一步和地面接触的感觉,这个过程中让大脑重启和充电。
超慢跑的要点在于:

1 全身放松,但不是松垮,你的核心还是收紧的,大臂轻轻的摆摆动、全脚落地。整个过程是轻松、是没有压力的,所以超慢跑还有一个名字——微笑跑法。
2 步幅小:刚开始跑的前3个月,你的步子不要跨大了,甚至可以小到前脚跟挨着后脚尖来进行一个快速的交替。这样的好处就是——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压力小,不容易受伤。
3 频率快:快速交替,最好是步频可以到180左右,这个网上有很多节拍器可以跟着跑,增加频率,减少了我们的脚和地面接触的时间,同样可以减少对关节的伤害。
4 心率低:心率低,你的压力更小,会更加容易坚持比较长的时间,这个时候会有更好的减脂效果。这个过程中你的心肺功能、耐力都会慢慢的提高。
大家如果觉得抽象的话,可以看看我之前的视频:

如果没有时间去跑步,工作间隙,在久坐以后,我会选择做1-3组10-15次/组的深蹲。你觉得不好意思的话,可以上上下下跑两趟楼梯,心跳加速、微微的发热,即使只是1分钟,也会给你的状态带来改变,甚至比咖啡的效果更好。

一扯就扯得太长了,其实这些年,不管是我对运动的观念、想法,运动的形式都在慢慢的变化。
比如在国外的时候,耳濡目染,有一段时间,我挺沉迷于马甲线、蜜桃臀这些的。我觉得这种身体的线条和力量感,真的很好看,而且对于自己身体的掌控,就像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掌控。
但现在年纪渐长,我会更喜欢慢慢的跑步、喜欢瑜伽、动物流,八段锦……我会越来越觉得,运动是一场和自己身体的对话。
运动会带给我们更加年轻的状态,或许不一定是外表,但一定是你对自己身体的了解,你对自己内心的关注。当你自己更加轻盈,你的心态也会更加轻盈。
<a href="http://www.zhihu.com/zvideo/1539923721313210368"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谢谢你看到了这里,让我有机会用文字来温暖我们彼此的时光。关注我,我是陪你一起慢慢变老的 @倩Su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商业洽谈 文章投递 寻求报道
客服热线: 400-113-0968
关注微信